门类古生物学

介形类(Ostracoda) 
   介形类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的一个亚纲,是微体古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介形类的地理分布很广,能适应海水、淡水、半咸水等多种生活环境。地质历程长,从寒武纪至现代,无论是海相或陆相沉积中都含有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我国对介形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石油勘探事业的迅猛发展,在中、新生代陆、海相地层中获得了非常丰富的介形类化石,通过长期的系统研究解决许多在生产中存在的地层时代、划分及对比问题,尤其是长期被称作哑地层的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运用,介形类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在继续扩展传统鉴定及描述等基础研究的同时,对介形类的古环境、古地理、生物分区及生物学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牙形刺(Conodonts 
  牙形刺是已灭绝的牙形动物头部的小骨骼,个体小,形态多样、演化迅速。牙形动物是类似于现代文昌鱼或八目鳗的海生自游生物。牙形刺分类地位争议较大,有18种不同的学说,但目前主流的看法是牙形动物属最早期的脊椎动物,牙形刺是牙形动物的牙齿或过滤器官。 
   近三十年来在国际地层委员会的推动下,显生宙各系地层都在建立界线层型,在各纪都选择了主导门类化石,即用来确定界线层型生物地层定义的化石门类。牙形刺从寒武纪至三叠纪最晚期,均是主导门类化石。 
   我国牙形刺已建立了196带,解决了很多重大地层问题,在石油勘探、区域地质调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解决古生代和三叠系海相地层时代,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界线层型研究中,尤为重要。  
有孔虫(Foraminifera 
   有孔虫是一种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底栖或浮游原生动物。运用浮游性有孔虫可以把世界热带海区的新生代地层分成四十多个化石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物地层学序列。晚第四纪有孔虫演化事件研究还为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揭示海洋上部水体演化提供重要证据。每克大洋沉积物中可以含有数十万枚有孔虫,它们对海水的变化反应灵敏,为研究海洋水体的地质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见证。例如浮游有孔虫古温度转换函数和同位素古温度已成为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广泛地应用于海水古环境的恢复。有孔虫研究还在探索古海流以及海洋通道演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陆过渡相区有孔虫研究还是判断沿海平原的古地理变迁、海陆地层相互对比、陆架区海洋石油地层与古环境最可靠方法之一。  
蜓(Fusulinids 
   蜓是现已绝灭的单细胞动物,属于原生动物门、肉足纲、有孔虫亚纲。蜓类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一种形态多样、构造复杂、具有一切生命特征的完整有机体。蜓类是有孔虫中较高等的种族,全为海生。绝大多数营浅海底栖生活。蜓类在静水环境或水动荡不定的海域中均能生存。绝大多数保存在海相石灰岩中,少数可在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中发现。我国的蜓类最早出现于下石炭统大塘阶,开始繁衍于上石炭统威宁阶,在马平阶与早二叠世臻于全盛;晚二叠世趋于衰退,至二叠纪末绝灭。蜓类在地质历程上延续时间短、演化迅速、地理分布广,是石炭系和二叠系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苔藓动物(Bryozoa 
   苔藓动物是一种群体无脊椎动物,它广泛出现于早奥陶世晚期及其以后的显生宙的各个地质时期和现代的海洋中,是地球生命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海洋污损生物的主要研究对象。我所化石苔藓动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是系统分类学、古地理学和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在生物地层学,特别在晚古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80年代开始,我所开展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中苔藓动物的研究。迄今,全球最早的化石苔藓动物发现于我国,而且一些古代的苔藓动物在经历了二叠-三叠纪大绝灭事件后,幸存于中生代,这在世界上是独特的。90年代开始,开展了苔藓动物种系发生学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开始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探索苔藓动物的起源及其各分类单元之间和其它动物的亲缘关系。  
层孔虫(Stromatopora  
   层孔虫是一类营群体生活的海洋底栖生物,通常生活在正常浅海中,常与珊瑚、藻类大量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生物礁,是重要的造礁生物。层孔虫由于受生态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在形态上变化很大,是十分重要的成礁和指相化石。层孔虫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迄今尚未完全解决,加拿大学者Stearn认为它与海绵动物门中的硬海绵类非常相似,将它置于海绵动物门,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层孔虫在早奥陶世晚期即已出现,从晚奥陶世至志留纪开始分枝演化,到泥盆纪处于发展的全盛时期。至泥盆纪晚期,层孔虫横向骨素的形态和排列出现了退化现象,而纵向骨素变得复杂,从而导致层孔虫的很快消减。至石炭纪最早期,尚有少数孑遗分子,此后几乎绝迹。到了中生代晚三叠世复又出现,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海洋中又一次得到发展,属种比较繁多。层孔虫绝灭于中白垩世。 
放射虫(Radiolarian 
   放射虫是海生漂浮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放射排列的线状伪足。它与其他原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在细胞质内有一个几丁质的中心囊。放射虫形状多样,通常为球形或钟罩形。身体直径0.1-2.5毫米,群生的可大于15毫米。放射虫的骨骼多为硅质或含有机质的硅质,少数含硫酸锶。放射虫的地史分布从寒武纪到现代。由于其独特的硅质骨骼,它不仅广泛分布于现代各大洋的深水沉积物中,而且大量保存于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硅质岩中。是确定这类深水沉积物年代的最重要或唯一的化石门类。它们在确定蛇绿岩套的年代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在研究地体或板块历史演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在中新生代放射虫化石的研究中已建立了非常详细的化石带序列。近年来对古生代放射虫化石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志留纪及从晚泥盆世到二叠纪均已建立较详细的化石组合带序列。在我国,从寒武纪到现代的各个地质时期的放射虫均有报导,在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的研究中已取得很大的进展。
几丁虫(Chitinozoans)
   几丁虫是广泛保存在奥陶纪至泥盆纪各类海相地层中的一类微体生物化石,由于其演化迅速,地理分布广泛,化石材料丰富易获取,几丁虫在奥陶纪-志留纪生物地层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地层对比工具。 
   重点研究方向:1)生物地层研究。自上世纪中业,全球兴起能源勘探的热潮以来,几丁虫作为生物地层对比的有效工具,在地学及生产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国内的重点研究区域集中在华南,力争再该区建立一个实用的几丁虫生物地层序列。2)生物学属性的研究。自1931年几丁虫被正式报到以来,关于其亲缘属性及分类位置一直未有定论。过去四十年里,主流观点认为几丁虫是某类后生动物的卵或卵囊。近年来,依托高清成像技术的引进,高分辨的形态功能学研究显示几丁虫是某种未知的微体生物。3)分类学研究。分类学是古生物研究的基础。随着几丁虫数据的不断积累和新技术手段下几丁虫形态功能的进一步研究,现有分类系统的一些不合理处已日渐显示,建立更合理的分类系统应提上日程。 
轮藻(CHAROPHYTA 
   轮藻是一类与绿藻亲缘关系十分密切的独立门类。目前已知其最早的化石纪录在晚志留世,距今约四亿年。它一般可分为直立、左旋和右旋轮藻三大类,以其演化迅速、分布广泛而在地层的详细划分、对比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中、新生代非海相地层时代确定和地层对比的最重要化石门类之一,也是指示古环境的重要标志。轮藻化石研究专业组组建于六十年代初期,随着地质事业,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轮藻化石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十余年来专业组相继在江汉油田、胜利油田、大庆油田和新疆地区等全国几乎所有大中油田做了大量生物地层研究工作,在泥盆系第四系已划分出30余个轮藻组合或轮藻带,在白垩系可划分到阶,在化石轮藻的系统分类和演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沟鞭藻类(DINOFLAGELLATE 
   沟鞭藻是一类具纵横沟的单细胞微小有机体,属于甲藻门。其化石主要分布于三叠纪至现在的海相沉积物中。我所沟鞭藻类化石研究,始于六十年代末,主要对松辽盆地,鸡西盆地,海拉尔盆地,东海,南海及北部湾沿岸地区,渤海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地区的侏罗纪至第四纪沟鞭藻类做了较系统的研究。(1)初步建立起我国海相及非海相沟鞭藻类生物地层序列。(2)提出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和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遭受过海侵的观点,揭示了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实质,主要是与海侵有关的半咸水环境生油。(3)在中国首次提出沟鞭藻类和疑源类与石油形成有密切关系,认为地史上沟鞭藻类几次繁盛期(J2-3K2-3E)很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的几次最重要的生油时期。 
疑源类(Acritacha 
   疑源类是指亲源关系不明的、具有机壁的多源海相微体化石集合体,一般认为其中绝大多数是单细胞浮游海藻。其分布时限为前寒武纪-第四纪,最繁盛时期为早古生代。疑源类分布广泛,某些类群演化迅速,是生物量极为巨大的海洋初级生产者,许多下古生界油田的主要生烃母质是疑源类。疑源类研究不仅具有早期生命演化、化石生物学、古生物地层学、古生物地理学、古环境学、古生态学等诸方面意义,而且在油、气资源勘探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疑源类研究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其中一些成果在国际同行中有很大影响。例如,前寒武纪疑源类的早期多样性辐射;寒武-奥陶纪界线疑源类的组合分带;华南早奥陶世疑源类大辐射及其古生物地理分区意义;塔里木盆地地表与井下中、晚奥陶世疑源类生物地层学与古环境学研究等。  
颗石藻(COCCOLLTHOPHORE 
   颗石藻是一种海生金褐色单细胞鞭毛藻类,通常归属于金藻门颗石藻纲。颗石藻的最大特点是在其生命过程的某些阶段分泌方解石晶体并构成精致的颗石粒,再由颗石粒镶嵌形成颗石球包裹于细胞膜内,颗石粒和颗石球大小一般在2-25μ m,保存在地层中的颗石粒或颗石球统称钙质超微化石。钙质超微化石分布时代自晚三叠世诺利期少量发现,进入侏罗纪后随即迅速发展,曾经历晚白垩世、始新世两个鼎盛时期,现代海洋中颗石藻极其繁盛,由于颗石藻演化迅速,个体微小且易于保存,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它们成为海相中新生代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手段。例如,古近纪识别出25个标准带,新近纪18个,第四纪3个,这些标准带在石油地质勘探、海洋地质调查和古海洋学研究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叠层石(STROMATOLITE   
   研究所叠层石的研究工作开始于1959年。在八十年代以前,主要精力集中于探索晚前寒武纪叠层石生物地层学意义。先后对我国山西五台山区滹沱群、天津蓟县地区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以及旅大地区辽南系等元古代标准剖面上的叠层石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描述,研究了它们的纵横向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首次在我国建立了寒武纪叠层石组合序列,并结合同位素年龄资料,提出了我国各大区之间晚前寒武纪地层对比轮廓。从八十年代以后,除继续探索叠层石生物地层学意义外,我所在叠层石研究方向合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相继开展了显生宙叠层石古生态学的研究、微叠层石形成环境及其生物钟的研究、震旦纪硅质和磷质叠层石中微生物群落与叠层石形态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成因上与叠层石有联系的凝块石的研究。  
遗迹化石(TRACE FOSSIL  
   古遗迹学是专门研究地质时期生物活动留下的遗迹化石,是地学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古遗迹学对于确定古动物群落的性质、地层对比、恢复古代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五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遗迹学取得了飞速发展,运用遗迹学的方法,在解决地层学、盆地分析、生物事件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古生物所开展遗迹学研究主要始于八十年代。在西藏南部白垩新近纪、青海可可西里中生代、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古生代及白垩新近纪、华北晚寒武世及滇东前寒武寒武纪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化石氨基酸(FOSSIL AMINO ACID  
   化石氨基酸,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存之于地体内的蛋白氨基酸。化石氨基酸技术是基于古生物研究,并和其它分析技术揉合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地体内的蛋白氨基酸随着时间推移和生态环境变化,氨基酸的组成和它的含量,以及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均相应地发生变化,氨基酸生物地化工作者就是依据这些变化解释地质和古生物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1954年,美国Abelson用纸层析法首次从化石中提取了6种氨基酸,打破了化石就是石头的传统概念。近年来,我们根据化石氨基酸外消旋动力学原理进行了氨基酸年代学的研究,根据氨基酸垂直分布特征判辩古生态、古气候的变更,在第四纪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