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科学传播
科学新闻
科研进展
科普动态
媒体扫描
电子杂志-FOSSIL@NET
科普站点-化石网网站群
科普场馆-古生物博物馆
科普期刊-生物进化
精彩专题
化石图片
科学视频
论坛留言
通知公告
关于中央财政相关科研...
关于申报2018年度中国...
关于申报2018年度中国...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新华社】国际地质年代标准新添“中国证据”
2017-09-06 | 编辑: | 【

  2017年9月6日 来源:新华社

  记者6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一个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手段,在我国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层最新发现了确立三叠纪晚期地质年代标准的关键证据。这些证据对整个国际地质年表的完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距今2亿年前后的三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大规模生物灭绝、海陆格局变迁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统治地球长达1.5亿年的霸主恐龙开始出现,但这些事件对应的地质时间长期无法精确卡定。

  此项成果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黄春菊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共同领衔完成。三叠纪是地球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质时期,在三叠纪晚期,我国华南板块汪洋消退、陆地隆起,多种类型的恐龙相继出现,因此,三叠纪一直是地质和古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时期。

  然而,三叠纪末的这些“大事件”究竟对应什么样的地质定年时间,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黄春菊介绍,此前学界对于三叠纪末期的地质年代认定,主要依赖于北美地区的标准,但还需要其他地区的研究来佐证。

  从2012年起,中美研究团队在我国四川、重庆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地质考察,并最终将四川盆地几处古生物化石丰富的三叠纪末地层须家河组作为研究剖面。结合天文年代学和磁性年代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人员“识别”出岩石沉积地层中记录的气候周期和地磁场对应时间。通过锆石同位素测年、古生物化石以及与北美年代标准的对比,研究团队首次建立起距今2.013至2.072亿年间,须家河组地层的天文—古地磁年代标尺。

  “建立这个年代标尺后,三叠纪晚期发生的相应变化和重大地质现象,都可以‘读出’更准确的地质年代。”王永栋解释说,比如在四川盆地发现的我国已知最早恐龙足迹化石,以前只知道产生于三叠纪晚期,现在经过精准比对,就能进一步获知其生存的时间是2.04亿年前。

  此次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王珏玢)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