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科学传播
科学新闻
科研进展
科普动态
媒体扫描
电子杂志-FOSSIL@NET
科普站点-化石网网站群
科普场馆-古生物博物馆
科普期刊-生物进化
精彩专题
化石图片
科学视频
论坛留言
通知公告
新冠肺炎疫情...
公派研究生项目申报公示
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新华社】大灭绝后到生物复苏历经3600万年
2020-01-20 | 编辑: | 【

2020年1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法、英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最近发现,发生在3.72亿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让地球上的海洋“荒凉”了数千万年之久。直到3600万年之后,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规模复苏。

  这一研究,让人类对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和复苏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3.72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物种大灭绝,是已知地球历史上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这次事件让地球生物再次遭受重创,约82%的海洋物种消失。

  此次,科研团队选取4类海洋中最为常见的底栖和浮游生物门类进行多样性研究,并选取对环境要求苛刻、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珊瑚礁作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大规模物种灭绝发生后,生物再次复苏繁盛所花费的时间。

  科研人员发现,从大灭绝结束,到海洋生物物种再次大规模出现,其间经历了3600万年。直到约3.36亿年前,珊瑚礁才再次大规模出现,其他生物物种也明显增多。这说明,到这一时期,海洋生物才恢复了大灭绝之前的繁盛。

  “生态系统一旦崩溃,想要重建恢复就要耗费漫长的时间,付出巨大代价。这也给今天的我们敲响警钟,必须时时警醒,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参与此项研究的南古所助理研究员要乐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9年12月刊发在地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地球科学评论》上。(完)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