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科学传播
科学新闻
科研进展
科普动态
媒体扫描
电子杂志-FOSSIL@NET
科普站点-化石网网站群
科普场馆-古生物博物馆
科普期刊-生物进化
精彩专题
化石图片
科学视频
论坛留言
通知公告
新冠肺炎疫情...
公派研究生项目申报公示
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扫描
 
【新华社】中外科学家发现6.1亿年前胚胎化石
2019-11-28 | 编辑: | 【

2019年11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1月28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瑞典、瑞士学者合作,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类6.1亿年前的胚胎化石。这是迄今人类发现最古老的与动物相关的胚胎化石,为揭开动物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相关研究成果于2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现代多细胞动物包括30多个门类,有研究表明,多细胞动物的祖先由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演化而来。然而这一关键变化如何发生,一直没有确凿答案。科学界普遍认为,对动物早期胚胎的研究或将成为解开这一谜团的钥匙。

  此次发现的胚胎化石名为“笼脊球”,化石整体呈球形,单个直径不足1毫米,保存了精美的多细胞结构。研究人员采用三维成像技术,重构出数百个笼脊球标本的立体结构。结果显示,这些笼脊球在充满营养物质的厚壁囊包中发育,发育过程既类似动物的单细胞近亲,又更为复杂,显示出有规律的细胞迁移、重组等动物胚胎特有的发育机制。

  “笼脊球化石记录了动物由单细胞向多细胞演化的关键一步。正是这一步,为真正有细胞和组织分化的动物出现奠定了生物学基础。”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殷宗军说。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