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二叠纪末海、陆相生物大灭绝一致
      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地质记录表明在这一大灭绝的层位有明显的碳同位素变化、温度升高、海洋酸化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从而表明当时地球大气和海洋等均发生了明显的环境恶化,因此,这些环境变化理应在海陆相沉积中均有表现。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海陆生物大灭绝是否同时发生存在重大分歧,这一问题还影响认识陆相地层中二叠-三叠系界线的位置以及我国南方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卡以头组的归属问题。
         南京古生物所晚古生代团队成员张华副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对华南地区一系列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陆相化石的地层分布、沉积岩相的变化以及岩性的颜色等进行综合研究以后,认为我国华南地区陆地与海洋生物大灭绝同时发生,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系过渡相的卡以头组就记录了陆相生物大灭绝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卡以头组中大量植物化石的消失、植被和土壤系统的快速崩溃、有机碳同位素的大规模负漂和气候的快速干旱化等。
         相关研究近期在国际地学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在线发表。     
      相关论文信息:Zhang, H., Cao, C.Q., Liu, X.L., Mu, L., Zheng, Q.F., Liu, F., Xiang, L., Liu, L.J., and Shen, S.Z., 2015. The terrestrial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http://dx.doi.org/10.1016/j.palaeo.2015.07.002
    24
    2015-07
  • 南京古生物所通过中英合作在距今6亿年前后海洋氧化与生物协同演化研究方面获系列新进展
      地球生命在大约距今38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但为什么复杂多细胞真核生物直到距今6亿年前后才开始在地球上繁盛,而更加高级复杂的动物直到距今5.4亿年前寒武纪早期才开始快速大辐射(“寒武纪大爆发”)呢?这是自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以来一直困扰科学界的重大难题之一,也是近20余年来演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之一。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学者就提出大气和海洋氧气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寒武纪大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复杂的多细胞真核生物需要足够的氧气进行生命代谢过程,而动物生存需要大气氧的含量最低估计也要达到现代大气氧含量(PAL)的5%-10%。因而,揭示距今6亿年前后地球大气氧气含量的增加过程和海洋的氧化水平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地球历史上有2次明显的大气氧增加过程。有证据表明,早期地球是极端缺氧的,直到约距今25-22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早期,地球发生了第一次快速增氧事件(GOE-1)。据估算,这次氧化事件造成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从小于现今大气氧含量的10-3-10-5水平达到了1%,导致真核生物在地球上首次出现。但在随后长达十几亿年的中、新元古代时期,大气氧含量并没有增加,甚至还低于早元古代早期,海洋除表层海水以外均处于缺氧状态,并在全球浅海陆架地区广泛存在有毒的硫化海水,从而阻碍了真核生物的演化。直到距今6亿年前后,地球发生第二次大氧化事件(NOE-2),大气中的氧含量从1% PAL增加到60% PAL以上,可能是导致多细胞真核生物在这个时期发生快速演化的关键因素。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研究方法和材料的限制,关于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具体增氧过程和海洋不同深度海水氧化水平的认识缺乏具体的科学论证。为此,这方面的研究成为朱茂炎研究员主持的973项目“从雪球事件到寒武纪大爆发:距今6亿年前后生物与环境演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近期,该973项目通过中英合作在距今6亿年前后海洋氧化与生物协同演化过程研究方面获得系列新进展。研究表明,早中元古代(18亿—10亿年前)全球浅海陆架地区广泛存在的有毒硫化海水在新元古代早期(10亿—8亿年前)已经消失,新元古代中期大冰期(雪球事件,7.2亿—6.3亿年前)之后全球海洋氧化程度快速增加,至寒武纪早期(5.2亿年前)海洋的氧化水平达到现代海洋的水平。这种海洋氧化过程与距今6亿年前后包括动物在内的真核多细胞生物演化过程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为揭示发生在该时期生物快速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之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他们还提出和论证了该时期生物协同演化新的假说,认为动物及其生物扰动作用的出现是地球—生命系统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因素,并标志了现代地球—生命系统的出现。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 等杂志上。 
      该系列研究进展获得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科学院等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     
      Guilbaud, R., Poulton, S. W., Butterfield, N. J., Zhu, M., Shields-Zhou, G. A., 2015. A global transition to ferruginous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 ocean. Nature Geoscience, 8:466-470. DOI: 10.1038/NGEO2434
      Chen, X., Ling, H.-F., Vance, D., Shields-Zhou, G., Zhu, M., Poulton, S.W., Och, L.M., Jiang, S.-Y., Li, D., Cremonese, L., Archer, C., 2015. Rise to modern levels of ocean oxygenation coincided with the Cambrian radiation of anim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6:7142. DIO: 10.1038/ncomms8142 
      Boyle, R. A., Dahl, T.W., Dale, A.W., Shields-Zhou, G., Zhu, M., Brasier, M. D., Canfield, D. E., Lenton, T. M., 2014. Stabilization of the coupled oxygen and phosphorus cycles by the evolution of bioturbation. Nature Geoscience, 7:671-676. DOI: 10.1038/NGEO2213
    21
    2015-07
  • 元古代微体真核生物化石形态功能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是研究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真核生物的重要材料,它们也为该时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地层学依据。最近,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领导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对我国山西永济古-中元古代汝阳群和华北地台新元古代沟后组中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团队成员南京古生物所庞科博士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唐卿等人,在我国山西永济古-中元古代汝阳群的页岩中报道了3种新发现的微体化石。综合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汝阳群中已知最可靠、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之一Valeria lophostriata进行了微细结构的观察。首次利用生物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这一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功能学研究。V. lophostriata的形态可以恢复成一个球形的膜壳,在膜壳的两个半球上分布着像纬线一样的同心状纹饰。这些纹饰的形成可以用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模型或者Turing反应-扩散模型来解释。本研究利用“薄壁球形压力容器”模型对V. lophostriata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发现这些同心状纹饰作用是引导膜壳以中裂的方式进行脱囊开口。这是一种生物编程的过程,使得V. lophostriata能够在固定的位置开裂以释放原生质体。该研究为探讨早期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功能形态和生活周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同时也为微体化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我们不仅要关注化石的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要更深入地研究它们的形态功能。 
      此外,唐卿、庞科等人利用改进的疑源类分析方法,在我国淮北地区新元古代沟后组页岩中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其中包括一个新种Dictyosphaera tacita n. sp.和多种形态复杂的微体真核生物化石。虽然前人的研究普遍认为在沟后组及其上覆寒武纪早期的猴家山组之间存在着沉积间断,但是由于缺乏可信的精确定年数据,沟后组的沉积时代一直以来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认为沟后组有可能是寒武纪、成冰纪-埃迪卡拉纪(~720 Ma至~540 Ma)或者拉伸纪(1000 Ma至~720 Ma)的沉积地层,因而对于这一沉积间断持续的时间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次研究在沟后组中发现了带刺疑源类Trachyhystrichosphaera aimika,该类化石仅出现在大冰期之前的新元古代早期地层中,是新元古代早期拉伸纪(Tonian,1000 Ma至~720 Ma)的标志性化石。此外,与T. aimika同时产出的其他真核生物微体化石,例如Valeria与Dictyosphaera等,也都仅出现在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前的地层中。因此,本研究认为,沟后组的沉积时代应该属于大冰期之前新元古代早期的拉伸纪(Tonian),表明沟后组与寒武系猴家山组之间存在着近2亿年的沉积间断。该研究为揭示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真核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论证徐淮地区前寒武纪地层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化石材料。     
      相关成果近期分别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 和《前寒武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相关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和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 
      Pang, K., Tang, Q., Yuan, X., Wan, B., Xiao, S. 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arly eukaryotic fossil Valeria and new occurrence of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 from the Paleo-Mesoproterozoic Ruyang Group. Palaeoworld, 2015. DOI:10.1016/j.palwor.2015.04.002. 
      Tang, Q., Pang, K., Yuan, X., Wan, B., Xiao, S.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 from the Tonian Gouhou Formation, Huaibei regio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 Precambrian Research, 2015, 266: 296–318. 
    26
    2015-06
  • 埃迪卡拉纪管状化石研究揭示早期动物多样化的形态对称性
      Sinotubulites是埃迪卡拉纪晚期的一类直管状化石。它最早发现和命名于我国湖北三峡地区,后来在美国、墨西哥相继被发现,最近在西班牙也发现了该类化石。越来越多的化石产地表明该类化石具有广泛的古地理分布。因此,它能为埃迪卡拉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成为继新元古代末期最早骨骼生物Cloudina之外的又一类重要标准化石。 
      以前报道的Sinotubulites化石,由于保存相对较差,难以对其完整的管体形态和属种多样性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我国上扬子区陕西宁强境内的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地层中保存了大量精度很高的Sinotubulites化石,为复原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态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博士后、西北大学副教授蔡耀平等人对华南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的Sinotubulites化石材料开展了详细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该项研究以陕南地区的化石标本为主,同时结合湖北三峡地区的化石材料,对前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报道和描述的所有Sinotubulites化石的分类做了重新评估和厘定。根据新的化石材料,本研究描述了陕南地区发现的3个新种: S. triangularis n. sp.、S. pentacarinalis n. sp.、S. hexagonus n. sp.。这三个新种分别展示出三辐射、五辐射、六辐射的管体对称结构。这些发现丰富了我们对这类重要潜在标准化石的形态多样性的认识,同时对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动物体型的对称性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关成果于近期发表于国际地学知名期刊《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
      论文相关信息:Cai, Y., Xiao, S., Hua, H., Yuan, X., 2015. New material of the biomineralizing tubular fossil Sinotubulites from the late Ediacaran Dengying Formation,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61(C), 12-24. 
    20
    2015-06
  • 早期真蕨类植物叶子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类型显著增加的地质时期,陆生植物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所有类群在泥盆纪都已经出现。真叶植物(euphyllophyte),是广义蕨类、前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所组成的类群,在晚泥盆世已经非常丰富,并已经演化出了片状的叶子。然而,对于早期真蕨类植物,其羽片与大型叶之间的演化途径仍有诸多未解之谜。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徐洪河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王德明教授、薛进庄副教授、研究生刘乐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祺副研究员等人,对产自我国江苏、安徽等地晚泥盆世五通组地层中的一种新型早期真蕨类植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早期真蕨类植物,并将其命名为“守刚蕨”(Shougangia)。守刚蕨具有单侧着生的不定根,主枝上螺旋着生有次级枝,第三级枝交互或亚对生,枝系末端具有片状、多裂而且多脉的羽片,繁殖器官非常复杂,多次分叉,在末端着生有大量孢子囊。守刚蕨的这些性状特征对于研究大型叶的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该研究显示,早期真蕨类植物与其他多种类型的真叶植物在晚泥盆世分别独立演化出了大型叶,这可能与当时的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在大型叶营养器官演化的过程中,植物的繁殖器官也趋于复杂化。 
      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学年鉴》(Annals of Botany)。 
        论文相关信息:Wang D-M*, Xu H-H*, Xue J-Z, Wang Q, Liu L, 2015. Leaf evolution in early-diverging ferns: insights from a new fern-like plant from the Late Devonian of China. Annals of Botany, 115: 1133-1148. doi:10.1093/aob/mcv049  
    22
    2015-05
  • 竹叶状灰岩震积岩研究取得新进展
      竹叶状灰岩广泛发育于寒武-奥陶系地层中,它们多被解释为风暴流侵蚀改造已固结灰岩而成(图1a,b)。但很多竹叶状灰岩的砾屑多呈竖直状排列,岩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渐变为正常沉积层理或其它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图1c,d),这一特征很难用风暴流侵蚀改造来简单解释,从而提出了很多竹叶状灰岩是在成岩过程早期由软沉积变形而成的模式。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如Van Loon等提出这些竹叶状灰岩是由海底“喷泉”式泄水过程形成,并认为这些“喷泉”的源泉来自于灰岩砾屑层之下。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陈吉涛博士对竹叶状灰岩成因进行了概述,并对Van Loon等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论证,认为泄水过程并非源于灰岩砾屑层之下沉积物的液化作用,而来源于条带灰岩层中的含粘土矿物沉积物的液化/流化作用。 
      此外,陈吉涛博士还受邀作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合作研究了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洛矶山脉寒武系发育的独特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图2、3),这些岩块大小为几厘米至一米多不等,通过详细研究发现,这些不规则岩块与小型同生逆冲断层及滑坡壁密切共生,从而提出它们是同生滑塌与逆冲断层的伴生物,认为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由地震引发的(图4)。根据这些不规则岩块的形态、尺寸及其共生的逆冲断层倾角等参数,估算了古地震级别为>6.3级,这是目前发现的前第四纪洛矶山脉唯一一次由沉积地层记录的古地震事件。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及国际沉积学刊物Sedimentology上。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 
      1. Chen, J., 2015. Origin of the Furongian limestone breccia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8, 770–775.
      2. Myrow, P.M.*, Chen, J.*, 2015. Estimates of large magnitude Late Cambrian earthquakes from seismogenic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entral Rocky Mountains. Sedimentology 62, 621–644. 
    09
    2015-05
  • 华南地区早石炭世杜内期碳、氮同位素记录研究取得新进展
      早石炭世是泥盆纪温室气候向石炭-二叠纪冰室气候转变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石炭-二叠纪冰期可能开始于杜内中期,其伴随冰川沉积,海平面降低和碳、氧、氮、锶同位素正向偏移。目前,关于杜内中期碳、氮循环过程与该期海洋环境变化关系的认识仍不清楚。 
      为深入研究这一关键转折期碳、氮循环过程和海洋环境变化,南京古生物所要乐博士研究生等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合作,对我国华南地区不同沉积相区的两条杜内阶剖面(湖南新邵马栏边和广西南宁隆安)的无机碳和有机氮同位素记录进行了高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杜内中期Siphonodella isosticha带,全球发生无机碳同位素显著正向偏移事件(TICE event),并与该期冰川记录相对应,其可能由于海洋循环改变导致有机质大量埋葬所致。杜内中期有机氮同位素也存在显著正向偏移并与TICE 事件对应,反映其可能与海洋循环改变导致上涌流加强和初始生产力提高,从而导致海水反硝化作用加强有关。之后氮同位素稳定在较高值或持续升高的原因,可能与海平面持续下降导致反硝化作用从大陆架沉积物向陆架边缘缺氧带转变有关。杜内中期TICE 事件代表了晚古生代冰期的开始。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学术刊物《化学地质》(Chemical Geology)。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基础性项目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Yao, L., Qie W.K., Luo, G.M., Liu, J.S., Algeo, T.G., Bai, X., Yang, B., Wang, X.D., 2015. The TICE event: Perturbation of carbon-nitrogen cycles during the mid-Tournaisian (Early Carboniferous) greenhouse-icehouse transition. Chemical Geology, 401: 1-14. 
    07
    2015-04
  • 中生代早期高纬度大陆气候变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南京古生物所国际中生代湖泊系统研究小组发现三叠纪末-早侏罗世高纬度大陆气候变化极显著地受着主要由黄赤交角控制的轨道周期的驱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与热带(低纬度)地区相比,人们对三叠纪和早侏罗世的高纬度地区的气候、生物演化、大灭绝及地质年代的认识还很不够深入。这一不足影响了我们对早中生代地球系统功能的基本模式的解释。澄清高纬度气候对轨道控制压力的响应是解释高纬度气候模式的关键。这一问题与太阳系的稳定性相关,其中确定轨道偏心率(通过气候岁差)和倾斜状况(通过黄赤交角/地轴倾斜角度/地轴倾角/地轴倾斜率)的变化是关键。 
      古气候的地质记录为约50百万年之前的受到无序散射干扰影响的太阳轨道的解释提供了唯一约束。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小组根据对我国高纬度新疆准噶尔盆地郝家沟(古纬度约60o N)(图1)早中生代河流?湖泊相含煤地层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的沉积旋回性分析和与同时期低纬度盆地的沉积旋回性的对比,发现准噶尔郝家沟组上部和八道湾组下部记录了一个大约819千年的超长黄赤交角调节周期,但这一周期在低纬度大陆却缺乏记录或极端微弱(图2);在同时期低纬度盆地,黄赤交角几乎检测不到,但却存有一个1.6?1.8百万年的超长偏心率周期记录。研究小组认为三叠纪末?早侏罗世(约198?202百万年)的高纬度大陆气候变化极明显地受着主要由黄赤交角(约4万年)控制的轨道周期的驱动,但低纬度大陆气候更明显地受着气候岁差的支配。 
      研究还发现,尽管由于地球与火星的轨道谐振导致的三叠纪末?早侏罗世和现代的轨道偏心率与黄赤交角的比均为2:1,但它们的周期却大不相同,早侏罗世的偏心率周期为约1.6百万年,黄赤交角周期为0.8 百万年,但现代的这两周期却分别为2.4和1.2百万年。这一情况表明这些周期可能应随着时间而变化。 
      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和三叠纪末大灭绝事件的位置也在本项研究中得到了对比(图3)。 
      以上研究为主要由黄赤交角控制气候变化的高纬度地区三叠纪末至侏罗纪初的轨道周期的建立准备了有利条件,并为大陆三叠纪末大灭绝及陆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Jingeng Sha, Paul E. Olsen, Yanhong Pan, Daoyi Xu, Yaqiong Wang, Xiaolin Zhang, Xiaogang Yao, and Vivi Vajda. Triassic-Jurassic climate in continental high-latitude Asia was dominated by obliquity-paced variations (Junggar Basin, ürümqi, China). PNAS. Doi:10.1073/pnas.1501137112. 
    02
    2015-04
  • 缅甸琥珀中发现昆虫育幼行为的直接证据
      育幼行为是动物双亲对自己的卵及幼仔的照顾行为,可以提高子代成活率。该行为广泛存在于动物中,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以及昆虫等。由于动物的行为证据很难保存为化石,我们对古代育幼行为的了解非常有限。 
      昆虫是生物界最丰富的类群,育幼行为在昆虫中广泛存在,其起源也可能非常古老。但昆虫行为学的化石证据本身就非常稀少,而寻找育幼行为的直接证据则如同大海捞针。2012年和2014年先后有两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的文章分别揭示了中生代蓟马和葬甲化石的育幼行为证据。但古代昆虫育幼行为主要依据于化石形态学推测或现生昆虫系统学的间接推断,直接化石证据先前只在新生代琥珀中发现。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对国内、外馆藏的超过20万件缅甸虫珀标本进行了系统调查,团队成员王博副研究员与上海夏方远先生等合作在其中一枚琥珀中发现了介壳虫育幼的行为证据。介壳虫属于昆虫纲半翅目,部分种类是重要的农业害虫,通常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雄虫有一对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雌虫无翅,大部分类群的足和触角均退化,体外被有蜡质蚧壳。中生代介壳虫化石记录较为丰富,广泛出现在黎巴嫩琥珀、缅甸琥珀以及美国新泽西琥珀中。但化石绝大多数都是带翅膀的雄虫,少部分是雌性幼虫,尚未有雌性成虫报道。因此,本化石不仅代表了昆虫育幼行为最早的直接证据,也是介壳虫雌性成虫的最早记录。 
      该枚琥珀保存一个雌性成虫,其尾部带有膨大的卵囊,卵囊中保存有约60枚已孵化卵壳和未孵化的卵。此外,在卵囊下部和身体外侧保存有6个新孵化出的一龄幼虫。介壳虫雌性成虫一般生活在各种植物上,其背部则由分泌的蜡片盖住,以保护自己和后代。该介壳虫属于旌蚧科的冠类群,许多现生旌蚧科类群也具有相似的育幼结构和行为。有意思的是一些关系较远的介壳虫类群也具有类似的行为。本研究表明介壳虫育幼行为至少起源于1亿年前,表现出长期的停滞演化,进一步的系统学调查发现育幼行为可能在介壳虫祖先类群就已经出现。此行为极大地提高了该类昆虫的繁衍成功率,可能是介壳虫早期辐射演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 eLife。美国科学学院院士、德国马普学会化学生态学研究所 Ian Baldwin 教授撰写了推荐文章,认为本研究提供了“最早的昆虫卵、幼虫、成虫共同保存的证据,为研究介壳虫育幼行为演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Wang Bo, Xia Fangyuan, Wappler T., Simon E., Zhang Haichun, Jarzembowski E.A., Szwedo J. (2015) Brood care in a 100-million-year-old scale insect. eLife, 4: e05447.
    31
    2015-03
  • 辽西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典型的花
      迄今为止,全世界尚未在白垩纪之前的地层中发现典型的花,此前最早的花的化石是产自1.25亿年前义县组的迪拉丽花。近日,国家兰科中心刘仲健教授与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在英国出版的《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产自我国辽西1.62亿年前侏罗纪的潘氏真花。 
      潘氏真花具有典型花朵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花萼和花瓣有显著的分化,花药有四个药室,雌蕊包括花柱和单室半下位的子房。子房包裹着多枚有单层珠被的胚珠。这些特征使得潘氏真花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典型的花朵。 
      潘氏真花的发现为被子植物起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 
      论文相关信息:Liu Z.-J., Wang X*. A perfect flower from the Jurassic of China. Historical Biology, http://dx.doi.org/10.1080/08912963.2015.1020423   
    24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