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二次学术年会(5月15-20日 西藏林芝)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5月15-20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召开,热忱欢迎古生态学、古生物学、古环境学、古地理学、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仁参加。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通过组织和召开古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旨在加强国内学术交流,促进不同单位、学者间的合作,培养青年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古生态学学科的持续发展,服务于我国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普教育事业。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5月15-20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召开,热忱欢迎古生态学、古生物学、古环境学、古地理学、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仁参加。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生态专业委员会第八届二次学术年会(第二轮通知)(点击下载)
-
-
第七届全国沉积学大会(4月2-5日 四川成都)
“全国沉积学大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支持的四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盛会。
“全国沉积学大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支持的四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盛会,该大会鼓励宣传沉积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倡导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国内外合作,推动沉积学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地质学领域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并得到了国际沉积学会(IAS)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在国内外地质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迄今为止已成功召开六届。第七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定于2023年04月02-0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盛会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沉积学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沉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本届大会以“沉积学与宜居地球”为主题,围绕“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的崇高目标,总结和交流中国沉积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沉积学在应对能源资源转型、气候环境领域挑战、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沉积学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沉积学学科发展战略,推动沉积学在关乎地球发展存续、应对国家资源环境挑战、推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持续全面发展。
中国在2022年承办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本届全国沉积学大会,是中国沉积学研究成果在该次国际沉积学大会举办后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总结,是保卫和守护“宜居地球”的中国方案。
会议链接:https://cjxh.scimeeting.cn/cn/web/index/357_
会议特别通知(点击下载)
-
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7月4-7日 上海)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交流平台。大会自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会议的规模逐届增大,从第一届的500余人,至第六届已逾2200余人。学科交叉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跨越地球圈层的同时,也提倡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积极推动中国地球科学的转型。经过多年来地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已经成为中国地球科学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了保持这一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不断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中国大洋发现计划(IODP-China)专家咨询委员会决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继续共同举办“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第七届大会将顺应我国地球科学蓬勃发展的形势,以更加前沿的主题、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和更具新意的形式,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学者。
秉承前六届会议的优秀传统,会议将继续使用汉语为主要交流语言。会议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的跨学科性、强调并着重讨论,形式上从大会报告到展板到晚上另外组织的讨论及信息发布会。“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除了一贯的科学主题,还将突出科学与文化结合的精神,组织特色科普活动。
会议链接:http://www.cess.org.cn/?i=1
-
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5月5-7日 湖北武汉)
《青年地学论坛》是由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而搭建的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
《青年地学论坛》是由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而搭建的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论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经先后在兰州(2014年)、乌鲁木齐(2015年)、西安(2016年)、成都(2017年)、南京(2018年)、西宁(2019年)、贵阳(2021年)举办七届,逐渐发展为国内青年地球科学工作者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盛宴。
第八届《青年地学论坛》预计将于2023年5月5日-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拟设置二十一个主题,现诚邀全国地学同仁参加此次论坛,也欢迎地球科学领域相关商业机构共同交流。
会议链接:http://www.qndxlt.com/index.html
-
第五届青年行星论坛(3月25-29日 海南三亚)
“青年行星论坛”是由青年行星科学家发起,以国内外知名行星科学家为顾问,以优秀青年科学家为核心,以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主体,搭建的定期、组织化的交流合作平台。
“青年行星论坛”是由青年行星科学家发起,以国内外知名行星科学家为顾问,以优秀青年科学家为核心,以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主体,搭建的定期、组织化的交流合作平台。论坛是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小组发起的”地球与行星科学青年论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先后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山东大学等承办了四届,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内与院外众多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参与,通过暑期培训班的形式培养了一批行星科学青年人才。
随着我国首个行星科学探测器“天问一号”到达火星、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以及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等重大探测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的行星科学探测和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为了给青年科研人员在行星科学前沿探索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合作平台,青年科研人员2021年组织成立了青年行星论坛理事会,负责青年行星论坛的组织和管理。
会议链接:http://ysfps.the-innovation.org/
-
-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第二轮通知)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微体古生物学和化石藻类学学术交流及学科发展、服务我国矿产能源勘探开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拟定于2023年5月12日至17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召开。本次年会内容包括学术交流、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换届、学会后续工作讨论等事宜。热忱欢迎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石油煤炭及相关单位的同事、学生到会交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古生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主办单位: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
协办单位: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二、会议拟定时间及相关信息
1. 会议时间
2023年5月12日至5月17日
2. 会议地点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博泰林芝大酒店
博泰林芝大酒店普通标准单间和标准间价格分别为400元/间/晚和300元/间/晚,参会代表也可自行安排住宿宾馆;到达方式包括飞机、高铁和自驾,参会代表可从机场和高铁站打车或乘坐机场大巴前往会场(交通路线见附图),会议主办方将视情况组织定时班车在机场和高铁站接送。
3. 会议形式
本次学术会议包括口头学术报告和展板报告。口头学术报告15分钟(含讨论3分钟),展板报告展板尺寸为80 cm×120 cm。
会议将统一编制论文摘要集,请参会代表在2023年3月20日前将摘要和参会回执(见附件)通过电子信箱发送至微体古生物学分会邮箱(wgxh@nigpas.ac.cn)。为促进青年人才培养,本次会议将针对参会学生代表设立“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展板奖”各3名,请有意参评的学生代表准时提交论文摘要(请注明参选优秀报告,且必须是第一作者),并到会进行学术交流。
4. 会议时间、地点和初步日程
(1)时间:2023年5月13–14日(5月12日报到)
(2)地点:博泰林芝大酒店(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广州大道南段14号)
(3)初步日程:
5月12日:全天报到注册;
5月13日:开幕式;学术报告;
5月14日:学术报告;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改选;闭幕式,颁发学生“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展板奖”;
5月15日:室内会议结束;不参加会后野外的会议代表于林芝解散离会;
5月15–16日:会后野外(泽当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水相地层及微体古生物化石考察);
5月17日:拉萨返程。
备注:
(1)由于会场接纳能力有限,会议不接受现场报名;
(2)西藏属于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入藏会伴有高原反应,请所有参会者自行购买保险;70岁以上以及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师和同学不建议参会;
(3)由于接待能力有限,野外现场会议报名人数限50人,考察代表名单依据报名先后顺序确定;野外考察期间租车等费用较高,报名人数少于15人将取消会后考察项目。
三、费用
1. 注册费:2000元/人(含资料费、会场费、服务费等,不含住宿费;学生代表1500元/人,需出示学生证);
2. 会后野外现场会议:1900元/人(含交通费、资料费、服务费等,不含住宿费)。
四、重要时间事项
1. 回执及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3月20日。
五、会议联系方式
微古分会邮箱:wgxh@nigpas.ac.cn(接收会议摘要和参会回执)
李莎:025-83286406(办)、18751990276(手机)
郑巩:025-83282188(办)、13611506933(手机)
李鑫:025-83286407(办)、18851848606(手机)
江湉:13811524442(手机)
庞科:025-83282293(办)、13770683232(手机)
通讯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北京东路39号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
附件一:交通图
附件二:回执表
附件三:摘要模板
-
-
-
-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微体古生物学和化石藻类学学术交流及学科发展、服务我国矿产能源勘探开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11月在云南澄江召开的理事会上,决定于2022年10月14日至19日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召开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本次年会内容包括学术交流、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换届、学会后续工作讨论等事宜。热忱欢迎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石油煤炭及相关单位的同事、学生到会交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古生物学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主办单位: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
协办单位: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二、会议拟定时间及相关信息:
1. 会议时间
2022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如遇疫情等特殊情况,会议时间与安排将另行通知)
2. 会议地点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博泰林芝大酒店
博泰林芝大酒店普通标准单间和标准间价格分别为400元/间/晚和300元/间/晚,参会代表也可自行安排住宿宾馆;到达方式包括飞机、高铁和自驾,参会代表可从机场和高铁站打车或乘坐机场大巴前往会场(交通路线见附图),会议主办方将视情况组织定时班车在机场和高铁站接送。
3. 会议形式
本次学术会议包括口头学术报告和展板报告。口头学术报告15分钟(含讨论3分钟),展板报告展板尺寸为80 cm×120 cm。
会议将统一编制论文摘要集,请参会代表在2022年9月15日前将摘要和参会回执(见附件)通过电子信箱发送至微体古生物学分会邮箱(wgxh@nigpas.ac.cn)。为促进青年人才培养,本次会议将针对参会学生代表设立“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展板奖”各3名,请有意参评的学生代表准时提交论文摘要(请注明参选优秀报告,且必须是第一作者),并到会进行学术交流。
4. 会议日程
10月14日:全天报到注册;
10月15日:开幕式;学术报告;
10月16日:学术报告;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改选;闭幕式,颁发学生“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展板奖”;
10月17日:室内会议结束;不参加会后野外的会议代表于林芝解散离会;
10月17–18日:会后野外(泽当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水相地层及微体古生物化石考察);
10月19日:拉萨返程。
备注:
(1)由于会场接纳能力有限,会议不接受现场报名;
(2)西藏属于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入藏会伴有高原反应,请所有参会者自行购买保险;70岁以上以及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师和同学不建议参会;
(3)由于接待能力有限,野外现场会议报名人数限50人,考察代表名单依据报名先后顺序确定;野外考察期间租车等费用较高,报名人数少于15人将取消会后考察项目。
三、费用:
1. 注册费:2000元/人(含资料费、会场费、服务费等,不含住宿费;学生代表1500元/人,需出示学生证);
2. 会后野外现场会议:1900元/人(含交通费、资料费、服务费等,不含住宿费)。
四、重要时间事项:
1. 回执及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9月15日;
2. 第二轮通知时间:2022年9月下旬。
五、会议联系方式:
微古分会邮箱:wgxh@nigpas.ac.cn(接收会议摘要和参会回执)
李莎:025-83286406(办)、18751990276(手机)
郑巩:025-83282188(办)、13611506933(手机)
李鑫:025-83286407(办)、18851848606(手机)
江湉:13811524442(手机)
庞科:025-83282293(办)、13770683232(手机)
通讯地址:江苏省 南京市 北京东路39号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0008)
交通图:
林芝米林机场-博泰林芝大酒店路线图
方案1:打车(50分钟)
方案2:机场大巴(机场至民航基地,大巴车次时间根据当日航班落地时间具体调整),票价25元;民航基地打车(7分钟)或步行(38分钟)至酒店。
林芝市高铁站-博泰林芝大酒店路线图
方案1:打车(32分钟)
方案2:暂无合适公交方案
附件: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西藏林芝)参会回执表
摘要模板
-
-
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二号通知(7月15-17日)
化石,是远古生命的真实记录,也是展现生物与环境演化故事的桥梁与纽带 。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依托化石网开展的全国性的化石爱好者交流系列活动。自2006年至今,已经在北京、南京、常州、和政、长沙等地成功举办了八届。
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定于2021年7月15-17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化石—换个角度看山水”,将山水与地学相结合,从生命演化的角度,在欣赏山水的同时,通过“化石”解读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本届大会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所庆系列活动之一,也是迎接第五个“国际化石日”的系列活动之一。
一、 主办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古生物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观赏石协会古生物化石专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承办单位:化石网、天目地学博物空间
协办单位: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卓谨信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二、 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21年7月15日—17日
会议地点:广西桂林市
主会场:桂林市桂山华星大酒店(桂林市七星区穿山路42号)
三、会议初步日程
7月15日(周四):会议报到(桂山华星大酒店)
7月16日(周五)上午:大会开幕式,“天目地学杯”第二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颁奖,院士专家特邀报告
7月16日(周五)下午: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化石爱好者沙龙系列科普活动,包括:化石爱好者交流沙龙(欢迎化石爱好者主动报名)、研学营开营、免费化石鉴赏、参观广西化石矿晶及文创展览
7月17日(周六)上午:专家及化石爱好者野外考察 (桂林南边村)
7月17日(周六)下午:会议结束
四、会场及住宿酒店
1、本次会议的主会场为:桂林市桂山华星大酒店(桂林市七星区穿山路42号)。住宿费标准为:单间350元/天,标准间350元/天,参会人员可自行选择。
2、住宿费用由参会者自行承担。
3、主会场周边也有其他类型和价位的酒店,参会者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和平台,自行选择和预定。
五、会议注册费及考察费
(一)会议注册费
1、本次会议酌情收取注册费,主要用于会议资料、报告讲座、会议期间(16日)交通和16日会议期间中餐费用等。
2、成人参会者注册费600元/人,学生参会者注册费300元/人。
3、学生参会者需是全日制在读学生(中小学及大学生,须携带学生证)。
4、一名成人可携带一名学龄前儿童参会(注册时需注明,否则影响乘车)。
(二)野外考察费
1、7月17日上午野外考察费为300元/人,包含赴桂林南边村的半天交通费、野外讲解费、考察资料及午餐费。
2、学龄前儿童野外考察费150元/人。
3、野外考察路线简介见附件。
4、野外考察费用建议7月5日前,通过银行转账缴纳。最迟报到日当天7月15日缴纳。
(三)费用缴纳方式
1、参会者的会议注册费和野外考察费,需通过银行提前缴纳。银行账户信息如下:
银行户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南京成贤街支行;
账号:4301010809001045056
2、汇款时需备注“化石爱好者大会+姓名”,如果一笔款包含多位参会人员,请将参会名单准确备注。
六、报名回执表
1、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会议规模和参会人数有一定限制。
2、确定参会者,请于7月5日之前,填写会议注册回执表(见附件),发回到会务组邮箱(uua@nigpas.ac.cn),并通过网银缴纳会议注册费。
3、7月5日后,原则将不再接受新的注册报名。
七、防疫要求
参会人员报到时需出示健康码绿码,登记体温。会议期间尽量减少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切实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聚集,配合会务组做好各项防疫工作。
八、会务联系方式
联系人:盛老师 黄老师
联系方式:025-83282177;13770786506 (盛老师);13926577151 (黄老师)
电子邮箱:uua@nigpas.ac.cn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21年6月20日
-
(第三轮通知)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古植物学事业的发展,充分展示、交流和总结中国古植物学各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增进学科间交叉和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经理事会研究决定,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和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定于2021年07月9日-1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华天大酒店举行“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本次会议以“古植物学-绿色植被与深时环境”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并在会后组织召开“延边地区植物多样性和地质”野外现场研讨会,诚邀从事古生物学、古植物学和相关研究的同仁到会交流。现将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及主办单位
主题:古植物学 - 绿色植被与深时环境
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
承办:吉林大学
二、会议时间:2021年07月9日—14日
07月9日(周五):报到、注册;长春市华天大酒店(一楼大堂吧)
晚上(19:30-20:00):古植物学分会理事会议(B座6楼一会议室)
晚上(20:00-21:00):中国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会议(B座6楼一会议室)
07月10日(周六):开幕式及学术交流
上午(9:00-11:30):大会开幕式及特邀报告(B座四楼长春厅)
9:00-9:30:大会开幕式
9:30-10:00:合影、茶歇
10:00-11:30:大会特邀报告
下午(13:00-18:30):分会场报告(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分会场(B座5楼普阳厅)
中生代分会场(B座5楼正阳厅)
新生代分会场(B座5楼春城厅)
07月11日(周日):学术交流及闭幕式
上午(8:00-12:00):分会场报告(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分会场(B座5楼普阳厅)
中生代分会场(B座5楼正阳厅)
新生代分会场(B座5楼春城厅)
下午(12:00-12:30):闭幕式及野外现场介绍(B座5楼春城厅)
下午(13:30-19:00):驱车从长春到延吉,住延边国际饭店
07月12日(周一):野外现场会议
7:00-18:30:考察路线1,住延边国际饭店
07月13日(周二):野外现场会议
8:00-17:30:考察路线2,住延边国际饭店
8:00-17:30:考察路线3,住延边国际饭店
07月14日(周三):离会
三、会议地点:吉林省长春市华天大酒店(吉林省长春市景阳大路2288号)
来会交通:飞机航班至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或乘坐火车(高铁)至长春站或长春西站。
1.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到酒店约51千米。
(1)出租车:机场到酒店出租车车程约1小时,费用约120元。
(2)公交车:机场巴士1号线(全安广场站下车)转地铁2号线(万福街D 出口下车)。车程约1小时40分钟,票价22元。
(3)高铁:龙嘉站至长春火车站高铁,约15分钟,票价一等座15元,二等座8.5元。再经由长春火车站到酒店。
2.长春火车站到酒店约7千米。
(1)出租车:火车站到酒店出租车车程约20分钟,费用约16元。
(2)公交车:245路公交车,到电车公司站下车,约1个小时,票价1元。
(3)地铁:轻轨3号线(解放桥站下车)转地铁2 号线(万福街D 出口下车)。约30分钟,票价2元。地铁1号线到解放大路站转地铁2号线(万福街D 出口下车),约15分钟,票价3元。
3.长春西站到酒店约8千米。
(1)出租车:长春西站到酒店出租车车程约20分钟,费用约为17元。
(2)公交车:可乘坐314 路(春城大街站下车)、55路(南阳路站下车)公交车,约50分钟,票价1元。
(3)地铁:地铁2号线(万福街D 出口下车)。约27分钟,票价2元。
离会交通:不参加野外会议代表可于11日下午由长春站、长春西站、长春龙嘉机场自行离会;参加野外会议代表可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由延吉西站、延吉朝阳川机场自行离会,或于14日上午跟随大巴返回长春,从长春自行离会。
野外现场会议下榻酒店:延边国际饭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友谊路118号)。距离延吉西站(高铁站)10公里,乘车20分钟;距离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7公里,乘车18分钟。
四、会议主要内容:
学术交流内容涵盖我国近年来在古植物系统演化、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古植物与古动物的协同演化、古植物地理与植物生物地层、古植物学与植物学交叉学科等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研讨古植物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新技术、新方法在古植物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等。
野外现场会议内容涉及晚古生代华夏植物群、安加拉植物群及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延吉盆地白垩纪植被演替与地层划分对比,长白山新生代和现代植被垂直分带与东亚季风气候。
五、交流形式:
包括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版两种方式:
大会报告40分钟、分会场主题报告限20分钟、其他报告15分钟(包括提问5分钟),报告采用多媒体形式;
墙报展版规格:120 cm × 90 cm(自备,每人限2版内)。
为促进年轻人才培养,本次会议将评选优秀学生论文奖;会后经学会推荐,将组织论文专辑,在《世界地质》发表。
六、会议费用:
会议注册费:1500元/人,学生代表(请带证件)1000元/人(此费用不包含野外考察费用)。
参会代表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会务组协助预定酒店参考标准:商务间450元/天,单间350元/天,标准间350元/天,参会代表可自行选择。野外考察期间的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
野外现场会议费:1200元/人。
七、联系方式:
李云峰: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邮编:130026;
电话:0431-88502598, 0431-88502487;手机:18686421964;
E-mail:liyunfeng@jlu.edu.cn
八、野外现场会议
主题:延边地区植物多样性和地质情况
路线(1):长白山火山地质与植被垂直分带
长白山地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至中生代,曾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发育一系列山间盆地。新生代发育为波状起伏的、残丘散布的准平原。该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
长白山地区植物属长白山植物区系,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植被主要以红松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高山苔原等组成,并从下到上依次形成五个植被分布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区内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发现的有2277种,分属73目246科。其中低等植物17目59科550种;高等植物56目187科1727种。高等植物中有36种珍稀濒危物种。
路线(2):延吉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
智新剖面:考察大砬子组、龙井组地层及其古生物化石,主要观测大拉子组、龙井组地层及植物、双壳、叶肢介、介形虫、脊椎动物等化石。
路线(3):延边地区二叠纪地层古生物
珲春密江剖面:考察晚二叠世解放村组沉积地层、采集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群化石。
九、其它
会议期间,长春白天气温最高30℃左右,夜晚最低气温18℃左右;野外考察地气温较低,夜间气温在15℃之下。参会代表宜适当增加保暖衣物,宜穿冲锋衣。
十、回执表
请各位参会代表核对附件中参会信息并提供行程,如有错误请及时与会务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