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21
    2022-04
    学术沙龙(4月28号)

      报告题目:Early Paleozoic story of Iranian land in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South China Paleoplate 
      报告人: Hadi Jahangir 博士 
      报告时间:4月28号上午10点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青促会 
        
      报告人简介: 
      Hadi Jahangir-Oghli  
      2016: PhD from Ferdowsi University, Mashhad, Iran. 2010: Master’ s degree in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from Department of Geology in Ferdowsi University, Mashhad, Iran. Lecturer of Fossil and Stratigraphy courses and Geology of Iran in Iranian Universities. Formal advisors in supervision of MS and PhD student’s projects in several universities in Iran. Project leader of field geology for oil companies. 
      List of article printing journals 
      -Alcheringa 
      -Stratigraphy 
      -Journal of sedimentology Research of Iran 
      -Micro paleontology 
      -Paleontology journal of Iran 
      -Journal of Iranian Geoscience 
      -Geological magazine 
  • 18
    2022-02
    学术沙龙通知(2月23日)

      报告题目:白垩纪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变化——来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的记录 
      报告人:高远 副教授  
      报告人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报告时间:2022年2月23日(周三) 上午10:00-11:3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青促会,科技处,人教处 
        
      报告人简介: 高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13年和2019年两次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与合作研究。主要从事白垩纪温室地球陆地气候环境变化研究,聚焦“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松科2井、松科3井”,综合沉积学、矿物学、有机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白垩纪松辽盆地及邻区多时间尺度陆地气候环境演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Geology、Earth-Science Reviews、Palaeo-3、沉积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篇,主持和参加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 19
    2022-01
    学术沙龙(1月20日)

      报告题目:中国和英国威尔士的奥陶纪六射海绵----关于安吉生物群和一个新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的新发现 
      Hexactinellid sponges in the Ordovician of China and Wales: new discoveries from the Anji Biota, and a new Burgess Shale-type fauna 
      报告人:Joseph P. Botting 副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英国威尔士国立自然博物馆 
      报告时间:2022年1月20日16:00—17:00(北京时间) 
      报告地点:网络Zoom 
      https://us02web.zoom.us/j/85255825534?pwd=TmZxTlhQSzQvVG5UL254Z29kZldBUT09 
      Meeting ID: 852 5582 5534 
      Passcode: 304148 
      报告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处,科技处,人教处
      报告简介: 
      六射海绵(俗称“玻璃海绵”)在现代深海和中生代化石记录中非常丰富,但是追踪它们在古生代的起源却很困难。安吉生物群的发现将这类海绵的部分科的起源时间向后推到了奥陶纪末赫南特期,其中包括素有“维纳斯花篮”之称的“偕老同穴”海绵。最近,在英国威尔士城堡滩发现一个中奥陶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城堡滩动物群,含有丰富多样的、特异埋藏的化石类群,其中含有比安吉生物群还要古老的现代型六射海绵。这些新发现讲述了六射海绵多样化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同时发生的精彩故事。 
  • 22
    2021-09
    学术沙龙通知(10月11日)

      报告题目: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气候变冷(冰川)还是变暖(火山)所导致的?—汞记录的启示 
      报告人: 沈俊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1年10月11日(周一)上午10点
      报告人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青促会、人教处
      报告人简介: 
      江西九江人,2005-2014年期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质学学士、地质工程学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Noah Planvasky教授。2015年至今,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 
      主要从事火山作用对地表圈层环境和生物演化的影响,特别是聚焦地球历史上显生宙以来生物大灭绝转折期火山作用在沉积物中的识别及其对陆地和海洋生产者的影响。研究手段主要包括沉积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等。主要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 Geology (3篇), EPSL (3篇), Earth-Science Reviews (2篇)等刊物上。自2020年起担任国际SCI期刊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编委(Editorial Board)。 
  • 10
    2021-09
    学术沙龙(9月17日)

      报告题目:COMSOL 流体力学仿真在化石中的应用 
      报告人:江霄汉 COMSOL中国应用工程师 
      报告人单位:COMSOL中国 
      报告时间:2021年9月17日(周五) 下午14:30-16:3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中科院青促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 
        
      报告人简介: 
      江霄汉,硕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拥有丰富的数值仿真经验,曾参与多项仿真咨询项目。现任COMSOL中国应用工程师,主要负责COMSOL软件的技术支持工作,涉及CFD、化工、电池等领域。  
        
      报告详情及注册链接:https://cn.comsol.com/c/cdcl;注册活动后将获得为期两周的 COMSOL 软件免费试用许可证。 
       
      附件下载: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COMSOL 计算流体力学报告 9月17日
  • 09
    2021-06
    学术沙龙通知(6月22日)

      报告题目:生命塑造地球
      报告人:汪品先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2021年6月22日(周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
  • 01
    2021-06
    学术沙龙通知(6月4日)

      江苏省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学术交流 
      报告时间:2021年6月4日(周五)上午10:00~12: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1. 钟伯坚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揭示陆地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2. 王龙 南京大学 副教授 
       “植物基因组体细胞突变积累与继承” 
      3. 薛佳宇 南京农业大学 副教授 
       “被子植物早期分化类群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4. 杭悦宇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单双子叶植物演化关键类群薯蓣科的种质及重要性状” 
      报告主办:江苏省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科院青促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 
  • 24
    2021-05
    学术沙龙通知(5月27日上午)

      报告题目:新化石新方法:被子植物起源新见解
      报告人:史恭乐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1年5月27日(周四)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中科院青促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
  • 24
    2021-05
    学术沙龙通知(5月27日下午)

      报告题目:华北板块10到8亿年前的海洋生态系统初探 
      报告人:香港大学 唐 卿 博士 
      报告时间:2021年5月27日(周四)下午14:3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中科院青促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 
      报告人简介: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与博士后,目前在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工作。主要从事华北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及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海绵系统古生物学与埋藏学研究,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和Geology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著30余篇 
  • 17
    2021-05
    学术沙龙通知(5月18日)

      报告主题:2.52亿年前的超级生物大灭绝 
      报告人:张华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年5月18日(周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简介: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历史中最具灾难性的生物灭绝事件,造成9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约75%的陆地生物灭绝。这次生物灭绝是人们认识生命和环境协同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关于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的诱因有很多假说,包括天体撞击、火山喷发、海洋缺氧、海洋酸化、全球变暖等等。报告首先对生命的演化历程、史上重要的生物灭绝事件及恐龙灭绝事件进行简单概述,随后展开报告主题内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规模、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灭绝事件的环境背景、诱因及对现代环境及生态保护的启示。 
  • 11
    2021-05
    学术沙龙通知(5月12日)

      报告主题:种子植物的辐射触发了晚古生代大冰期?
      报告人:陈波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1年5月12日(周三)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 29
    2021-04
    学术沙龙通知(4月30日上午)

      报告主题:以古为鉴,昭示未来:来自新生代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化石库的启示
      报告人:王博研究员、史恭乐研究员
      时间:2021年4月30日(周五)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出现于1700~14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次强烈的增温事件,与目前预测2100年的气候环境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了解该适宜期的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过程,对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是了解未来环境变化的钥匙,而化石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把钥匙。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的多个学科的30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在我国华南发现了一个新的中新世热带雨林化石库,其中包含的琥珀生物群是世界四大琥珀生物群之一。该研究为我们了解现代亚洲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演化及其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暖提供了参考。
  • 23
    2021-04
    学术沙龙通知(4月26日)

      报告题目:孢粉学问题及现代过程初步结果
      报告人:苗运法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报告时间:2021年4月26日(周一) 上午10:00
      报告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报告主办:南古所青促会小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人教处
       
      报告人简介:
      苗运法,男,1978年9月生于江苏徐州,博士生导师,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副主任,中组部第四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科院‘青促会’和‘西部之光’人才项目2项;申请专利4个,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含第一作者SCI论文22篇,包括Earth-Sci Rev,Geology,Gondwana Res,Quat Sci Rev,Int J Coal Geol,Mar Geol等期刊论文),引用2000余次 (含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得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1项。
      研究方向为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主要以孢粉学为基础,以植被生态-气候变化-高原隆升为主线,对认识亚洲大空间、不同时空尺度的植被演化、降水变化以及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注重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荒漠化与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等现代过程的研究,为理解过去变化提供参考,努力形成古今结合的、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