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头条新闻
综合新闻
学术活动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岗位...
南京古生物所2023年招...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瑞典Brunflo剖面碳同位素地层曲线
瑞典中部早、中奥陶世地层的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取得新进展
  奥陶纪是显生宙以来生物宏演化的关键时期之一。该时期,海洋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即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同时,本次生物辐射事件伴随着较强烈的古环境变化,碳循环出现多次较强烈的扰动。迄今为止,在奥陶纪共识别出7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即MDICE、GICE、HICE、Kope, Fairvie...
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牙形类生物地层学与碳同位素曲线对比研究(红色虚线代表以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parvus的首现为对比标准;蓝色虚线代表以碳同位素最大负偏值为对比标准,两者明显存在交叉现象)
三叠系底界指示化石H. parvus在中国西南地区可能出现更早
  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GSSP,“金钉子”)确立在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以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parvus在煤山D剖面的首现为标准。然而,随着近些年来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精度化学地层的广泛应用,对如何理解业已建立的全球界线层型及其对比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无机...
二叠纪-三叠纪海相、陆相生物大灭绝综合对比
二叠纪末海、陆相生物大灭绝一致
  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地质记录表明在这一大灭绝的层位有明显的碳同位素变化、温度升高、海洋酸化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从而表明当时地球大气和海洋等均发生了明显的环境恶化,因此,这些环境变化理应在海陆相沉积中均有表现。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海陆生物大灭绝是否同时...
距今7亿年之前的海洋氧化还原状态演变与生物演化
南京古生物所通过中英合作在距今6亿年前后海洋氧化与生物协同演化研究方面获系列新进展
  地球生命在大约距今38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但为什么复杂多细胞真核生物直到距今6亿年前后才开始在地球上繁盛,而更加高级复杂的动物直到距今5.4亿年前寒武纪早期才开始快速大辐射(“寒武纪大爆发”)呢?这是自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以来一直困扰科学界的重大难题之一,也是近20余年来演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共同...
汝阳群Valeria lophostriata的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保存精美的同心状纹饰结构。图B、D和F分别为图A、C和E的局部放大
元古代微体真核生物化石形态功能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是研究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真核生物的重要材料,它们也为该时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地层学依据。最近,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领导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对我国山西永济古-中元古代汝阳群和华北地台新元古代沟后组中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
管体发育五辐射对称特征的新种Sinotubulites pentacarinalis
埃迪卡拉纪管状化石研究揭示早期动物多样化的形态对称性
  Sinotubulites是埃迪卡拉纪晚期的一类直管状化石。它最早发现和命名于我国湖北三峡地区,后来在美国、墨西哥相继被发现,最近在西班牙也发现了该类化石。越来越多的化石产地表明该类化石具有广泛的古地理分布。因此,它能为埃迪卡拉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成为继新元古代末期最早骨骼生物Cloudi...
共84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81828384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