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概况简介 机构设置 科研装备 科研成果 招聘招生 信息公开 国际交流 学术出版物 党建文化 所内网页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头条新闻
综合新闻
学术活动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新冠肺炎疫情...
清明节放假通知
公派研究生项目申报公示
相关链接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南京古生物所四项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2020-04-07 | 编辑: | 【

20204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完成的四项成果入选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据了解,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自2017年开展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次。“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团队完成,内容涉及动物早期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脊椎动物演化(恐龙类、古鸟类、哺乳类等)、白垩纪琥珀生物群、古植物与古生态、古人类学、分子古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这些十大进展成果包括: 1)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2)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3)侏罗纪擅攀鸟龙类的发现和膜质翅膀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4)热河俊兽——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5)发现具有现代人特征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6)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新证据;7)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8)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8)白垩纪缅甸琥珀揭示远古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传粉证据(并列);10)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10)六亿年前化石揭示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起源之谜(并列)。

由南京古生物所领衔完成的四项成果包括:陈哲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泮燕红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王博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白垩纪缅甸琥珀揭示远古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传粉证据”和殷宗军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六亿年前化石揭示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起源之谜”。此外,黄璞助理研究员参与的“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研究也入选此次十大进展。

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2019年度十大进展的发布,有助于推动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同时,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团结和服务广大古生物学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合作、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等领域成果丰硕,有力推进了古生物学科的发展,成为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富有活力的学术团体。








 
  相关新闻
Copyright 2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NIGPAS(中科院南古所)
苏ICP备05063896号-1 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