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南京古生物所与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9年11月19日,在北京参加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Mahasarakham University)代表团一行7人应邀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以及研究所科研和管理人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期间,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与玛哈沙拉堪大学古生物研究和教育中心主任Mongkol Udchachon博士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会谈期间,双方就感兴趣的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拓展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并就双方人员交流、联合野外、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及联合承办国际会议等未来合作意向达成多项共识。 
    02
    2019-1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报告会

      11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多功能厅召开全所党员大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全所130多名在宁党员参加了学习。 
      大会邀请江苏省委宣讲团成员王建华教授作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王建华从充分认识《决定》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决定》精神,坚定制度自信、全会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等4个方面对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深入、全面准确的阐释和解读。精彩的讲解获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作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专题报告,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路,阐述了“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现实意义,介绍了目前反腐败斗争新形势以及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杨涛历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不同时代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视程度,强调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尤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号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筑牢信念坚定、思想坚定的根,树好心中有民、为民解忧的本,打实干事尽责、敢于担责的基础,真正做到心中有戒、做人清白,敢于担当。 
      结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杨涛对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思想建设上拧紧“总开关”、制度建设上增强“硬约束”、干部管理上带好“铁队伍”、正风肃纪上架起“高压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从保障落实 “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高度,迎接好政治巡视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02
    2019-1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2019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南京古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正副负责人、支部书记以及安全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党委书记杨涛主持。 
      会议传达了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期关于安全工作方面的重要文件通知精神,重点传达了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强调“风险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要牢固树立“全域安全”的责任意识,把自身承担的职责不折不扣履行到位。会议通报了4月29日南京古生物所安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以及近期研究所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和整改建议,特别是安全通道和安全设施被阻塞等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会议还就研究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了审议。 
      会上,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对研究所安全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坚持做好全面的安全工作,重点关注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的安全工作,如博物馆、文物古建、危化品使用、野外安全和研究生安全等;二是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责任意识,管生产必须要管安全;三是要突出安全检查整改的重要性,相关职能部门要全方位督查,各部门要经常性自查,构建多级检查体系,推动落实隐患整改;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全所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对新入职职工和新入所研究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全覆盖。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在发言中指出,南京古生物所地理位置特殊,所内有众多文物建筑、珍稀标本以及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都是安全工作需要防范的重中之重,在人身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政治安全及涉外安全保密等方面上都要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强调,完善管理制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制度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工作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全所上下要形成良好的安全环境以及安全文化。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研究所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全所干部职工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安全的观念,除了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等方方面面也要进一步提高重视。他强调,一是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始终把安全放在工作的第一位;二是要防微杜渐,群策群力,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并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三是安全演练要常态化,确保每一位职工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应对能力,确保研究所发展始终有良好的氛围。 
      会上,全体与会人员对研究所当前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要用主人翁意识投入到全所安全工作上来,要在行动中实实在在地消除安全隐患。 
      会议要求,要把12月作为南京古生物所安全整改月,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扎扎实实地推动并解决研究所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8
    2019-11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中心组学习会

      11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中心组学习会,所领导班子成员、两委委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支部书记等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主持,所长詹仁斌、副所长王军分别作主题报告。 
      詹仁斌带领大家学习了十九届四次全会公报精神,从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基本内容、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会议提出的总体目标、十三个“坚持和完善”以及重大战略任务和人事信息等5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重点解读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13方面显著优势和13项未来部署安排等。号召全所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积极投身研究所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詹仁斌还带领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中科院建院70周年贺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刘鹤副总理讲话精神。 
      王军就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向大家做了全面介绍: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问责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内容更加具体明确,职责更加明晰,给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划出了更为清晰的边界,体现了管党治党的时代趋势。王军还逐条对照了《条例》修订前后的区别,对新增内容如健全完善问责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式等进行了重点讲解,帮助大家掌握新《条例》精神实质。 
      杨涛向大家传达了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对其中的14项具体改革举措进行了说明,并对研究所如何落实好《若干意见》、更好的行使好科研相关自主权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上,与会人员还结合报告内容,就研究所各部门各岗位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28
    2019-11
  • 黄迪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 2019 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得者名单,经函评、专家评审及公示,最终有来自129家科研单位的296名科学家成功入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黄迪颖研究方向为特异埋藏动物群及演化古生物学,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中生代昆虫化石及其他特异埋藏无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及江苏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设立于1994年,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 
    26
    2019-11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2019年皖浙赣地区野外现场教学

      2019年11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野外现场教学在皖浙赣地区进行。今年,参加本次教学活动的除南京古生物所的5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四所高校的9名高年级本科生。本次活动的带队(教学)老师共有7位,由南京古生物所周传明研究员总负责。 
      今年教学活动从皖南休宁蓝田及邻近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和浙赣交界的“三山”地区的地层古生物展开。共分为三个专题:新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在前3天的基础教学实习阶段,全体同学分为3个大组,由带队老师分别带领大家前往蓝田地区新元古界剖面,了解了皖南地区和三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地层序列。后3天的时间里,6个专题小组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各自主题,对有关地层剖面进行了实测采样和深入研究,完成专题报告。在野外实践结束时,全部同学还参加了一次综合笔试,旨在考查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经过综合评分,评出9个优秀野簿,8位优秀学员。 
      学生们在实习返回之后,利用十天的时间,整理野外资料、绘制地质图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适当处理和分析,各自完成了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11月22日,野外现场教学举办了总结汇报暨表彰大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出席大会并颁奖。会上,同学们进行了分组总结汇报,他们学习经历的分享,研究过程的叙述,研究结果的解释,精彩纷呈,答辩环节更是锦上添花。最终经过评审,现场评选出1个小组汇报优秀报告一等奖,2个小组汇报优秀报告二等奖,3个小组汇报优秀报告三等奖。 
      通过本次野外现场教学,同学们的野外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大家也得到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 
      野外现场教学是南京古生物所的品牌教学活动之一,由所内具有丰富的地层古生物专业指导经验的科研人员带队,每两年举办一次。野外现场教学的目的是带领同学们对我国华南地区一系列经典剖面进行系统考察,引导同学们进行科学规范的地层古生物学观察、记录和各类样品采集,全面提升同学们的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加深对有关地质历史和重大事件的认识,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26
    2019-11
  • 南京古生物所参加庆祝中科院建院70周年K歌大赛

      “热爱祖国,献身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成立于祖国当需之际的中国科学院也迎来了七十岁生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院爱所热情,同时放松身心、增强凝聚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积极参与南京分院组织的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70周年暨第三届南京分院K歌大赛,并在所内举行了分区预选赛。 
      10月30日下午,南京古生物所分区预选赛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展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选出2人进入南京分院总决赛。11月15日晚,南京分院总决赛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礼堂正式开赛,南京古生物所两位代表选手皆表现优秀,黄玉泽同学与赵真同学分别取得了“二等奖”与“优秀奖”的好成绩。 
      “科院天籁”,唱出科研人的激情,唱出科研人的心声。与时代共进,我们是积极的;务实求真,我们是严肃的;勇攀高峰,我们是认真的。与中国科学院共进退,积极支持与投身祖国发展事业是我们的坚定追求。 
    26
    2019-11
  • 南京古生物所两项工作获中科院国际合作局通报表扬

      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2019年度国际化发展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并讲话。会上,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近三年国际化推进重点工作表现出的先进单位予以了通报表扬。经量化统计和综合评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评“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管理先进单位”(排名第三)和“国际科学传播工作先进单位”(排名第六)两项荣誉。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实施国际化推进战略,积极优化国际合作支撑保障环境,加速拓展全球科技合作网络,显著提升全球创新资源使用能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不断增强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领导力,全院国际合作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助力“四个率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6
    2019-11
  • 2019年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会在澄江举办

      11月12日,2019年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会在云南澄江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澄江县人民政府等协办。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新竹)、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北部湾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博物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30余人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陈均远、侯先光,美国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首席科学家Douglas Erwi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前常务副主任柴育成,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玉溪市副市长李劲松,澄江县委书记孙金会,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永光,以及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杨涛等专家和领导参加大会开幕式。 
      距今约5.3亿年前后的寒武纪早期,包括脊椎动物在内的几乎所有动物造型(门一级分类单元)在短短几百万年的时间内快速出现,这一快速的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之“寒武纪大爆发”。寒武纪大爆发是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共同关注且发展最快的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享有盛誉的领域之一。处于寒武纪大爆发核心地段的澄江生物群,自1984年首次发现至今已有35周年。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的目的就是纪念澄江生物群发现35周年,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寒武纪动物的研究成果,交流寒武纪大爆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商讨下一步寒武纪大爆发相关研究的方向。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30多场学术报告交流,澄江生物群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南京古生物所陈均远研究员做了题为“演化比达尔文所想的更为复杂——寒武纪大爆发和人类演化大爆发的简要说明”的首场大会报告。会议还组织与会专家学者赴贵州瓮安生物群、剑河“金钉子”剖面、帽天山澄江生物群、梅树村小壳生物群等重要化石产地和剖面进行野外科学考察,现场探讨相关科学问题。 
      寒武纪澄江生物群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化石丰富且保存精美,生动再现了距今五亿二千万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充分显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的多样性,将绝大多数现生动物门类的演化历史追溯到寒武纪开始,为揭示“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为早期生命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性研究领域。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研究曾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之一(2018)等系列成就。2012年7月1日,澄江动物化石地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到目前为止,澄江动物群已经发现包括原始脊椎动物在内的260余种类,归属于20多个门一级的动物类型。澄江动物群不仅表现出动物身体结构的复杂多样,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生态功能的分化和多样,如奇虾类化石的发现表明寒武纪早期海洋中已经建立起了由“金字塔”型食物链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巨型的食肉动物统治着寒武纪海洋。而澄江生物群作为一个整体,则向我们展示了以后生动物为主导的现代海洋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为了有效保护澄江生物群化石,玉溪市、澄江县全面关闭了寒武纪化石保护区的磷矿,对化石地进行了严格的保护,编制了《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和《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云南省政府也出台了《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同时,为进一步宣传澄江生物群的科学价值,开展科学传播,2014年澄江县启动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设,目前博物馆已基本具备开馆条件,2019年年底有望向公众开放。 
      澄江县除了有保存最好、种类最多、最精美的寒武纪化石,还有美丽的抚仙湖风光和最适宜人生活的气候条件,当前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家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及地方相关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新社、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日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玉溪日报、昆明电视台、云南新闻广播等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26
    2019-11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老同志集体生日会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组织为今年适逢80岁寿辰的15位老同志和90岁寿辰的2位老同志举办集体生日会。南京古生物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杨涛参加活动。 
      詹仁斌和杨涛代表党政领导班子向老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生日祝福,祝福各位老前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并送上生日贺卡。老寿星们见面格外高兴,个个神采奕奕,大家互相问候,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畅谈幸福的退休生活,现场气氛热闹、其乐融融。参加生日会的老同志们齐唱生日祝福歌,戴着寿星帽合手许愿,两位90岁的寿星,代表大家吹蜡烛,将本次生日会推向高潮。 
      老寿星们对研究所的关心表示感谢,大家一致表示要将晚年生活活出健康、活出精彩,期盼下一次相会。莫道桑榆晚,落霞尚满天!   
    07
    2019-11